
陳光明20年投資得失:秘訣的20個關鍵
時間:20-11-26 來源:湖畔健讀會
陳光明20年投資得失:秘訣的20個關鍵
今天,我們對陳光明進行了幾乎360度無死角的采訪,按照時間的順序,陳光明對自己的20年投資歷程做了深刻總結。
在三個多小時的采訪中,他講述了自己如何從偏價值的趨勢投資,轉型為深度價值投資,到最終蛻變為成長價值投資的投資歷程,也揭密了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理念的公司管理、價值觀和發展歷程,并透露了他對新公司(睿遠基金)的設想和愿景。
對此,我們整理出陳光明的20個關鍵時刻,看看他是如何做時間的朋友,一步步成為國內價值投資的旗幟式人物的。
1、1998年,我被傅鵬博招進東方證券(如今他倆成為合伙人,共同成立了睿遠基金,其他合伙人在此不一一例舉),我們都叫他傅老師。我一開始是學生,很快成為他的助手,后來一起管錢做投資。
傅老師是投行出身,對上市公司有較深刻的理解,他要求我們要深入調研,挖掘企業基本面,關注行業的趨勢和變化,對剛剛入行的我幫助很大,他是我的良師益友。
我入行前三年,真是走得比較順。我們比較注重深入調研,挖掘企業基本面,關注行業的趨勢和變化。當時,A股市場才十來年歷史,還很不規范,“做莊”模式還相當普遍。我們從樸素的思想出發,主動選擇了以基本面研究為基礎、分散化投資的投資方法,相對比較規范,路也走得比較正,整體表現也不錯。
2、2001年,剛做投資經理,就遇上熊市,感覺非常不好。
當時,我們資產管理部管理的資金3個億左右,分了5000萬讓我管。對于一個新手來說,這筆錢真的是挺多的,2001年我虧了30%,就是1500萬。我當時一個月工資才1500塊,相當于虧了一萬個月的工資。那一年我真的很受傷,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身體抗不住了,胃開始出問題,老想吐,壓力特別大。
好在資產管理部整體的業績表現很不錯。2001年上半年,傅老師認為市場過于投機,風險越來越大,做出了非常正確的戰略決策,就是收縮戰線。我們開始兌現浮盈、縮減規模,管理規模由近10億元減持到3億元。
3、2002年,股市繼續下跌,我變得比較謹慎,這一年基本沒賠沒賺。2001-2005年,A股整體處于熊市,最大的機會是在2003年,當時基本面研究非常管用,我們在基本面研究方面走得較早,在當時的機構投資者中也算是比較徹底的。
“五朵金花”是汽車、石化、電力、鋼鐵、金融,我們較早關注到了這些行業的變化,重倉了上海汽車、齊魯石化、揚子石化、長江電力、寶鋼股份等,這些都是“五朵金花”的代表性股票,這一年做得特別好。
4、2005年5月,升任東方證券資產管理部總經理,當時31歲,是最年輕的券商資產管理部總經理。
當時的確很年輕,正式的職業生涯才6年。2003年,傅老師離開資產管理部,到了基金行業,王國斌總兼任資產管理部總經理,國斌總是東方證券副總裁,當時已是圈內知名的投資人,他對投資管理和資本市場都有深的理解。我因為投資做得還可以,2005年開始擔任部門總經理,沒想到一干就是十多年。
2005年也是現在東方紅的起點。2005年,股市低迷,2005年4月30日,股權分置改革正式啟動,上證指數仍一路下跌,6月6日跌破千點,決策層開始醞釀出手救市,詢問證券公司、基金公司等機構是否需要貸款投資股市,貸款需要抵押物,如果虧損,各機構自行承擔。經歷了四年熊市,股市在1000點左右徘徊,大部分投資者已經遠離了市場,很多證券公司不敢要貸款。
東方證券大概是第六、七家接到通知的證券公司。公司問到我們時,國斌總和我的意見一致,都覺得沒問題,可以要錢。當時看空的聲音很多,面對市場先生,我們大多數時候都很謹慎,但在極少數比較有確定性的時候,我們還是比較敢干的。
我們貸了7個億,成了第一家申請貸款的券商。拿到錢的第二天,我們差不多買進了6個億,當時市場人氣極度低迷,成交量大幅萎縮,有些股票稍買一些就會到漲停板。有些券商聽說,就過來問。我們告訴他們,的確要了貸款而且已經買好了。不少機構陸續接受央行貸款,陸續進場,千點也成了歷史大底。
實際上,我們經過了很理性的分析:第一、當時,股權分置改革已經啟動,上市公司股改的對價是十送三,這對流通股東是一個非常大的補貼,而且尚福林主席也公開表態:開弓沒有回頭箭,改革一定會堅持下去并取得成功;第二、在經歷四年下跌后,市場已極度低迷,股票價格非常便宜,很多個股已具有相當大的投資價值,比如寶鋼股份,當時三年承諾每年分紅五毛錢,有6-8個點的收益率,比銀行利息還高,還有什么好怕的呢?而且寶鋼還不是我們最看好的股票,只是用這個案例來說服大家;第三,在加入WTO之后,中國經濟表現出高速發展的良好態勢,2004年3月部分行業過熱稍微調控了一下,但對經濟影響不大,企業基本面情況也相當不錯,當時的股市與宏觀經濟已出現嚴重背離;第四、決策層提振股市的決心明顯,要相信中國政府的執行力。
這筆錢后來賺了四倍左右,2007年4月,上證指數4000多點,我們兌現了浮盈。這是我從業以來,非常得意的一件事,不僅因為賺了錢,還因為這是對市場比較有意義的事。
5、總體上,從1998-2005年,我們是以上市公司基本面研究為基礎,結合對行業趨勢的判斷來做投資,應該說是基本面投資和趨勢投資相結合。2006年,我開始從偏基本面的趨勢投資,逐步變成了以深度價值為主、結合行業趨勢來進行投資。
2006年,在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期間,我系統學習了價值投資,真正認識到,從成熟市場的實踐來看,能夠長時間可靠、安全地給投資者帶來優秀長期回報的投資理念、投資方法只有一個,就是價值投資。價值投資的理念,不僅講起來很簡單、很清晰,而且是可持續的,是一條投資的大道、正道。在實踐上,我開始變成了一個深度價值投資者,對明顯低估的公司,會比較有信心,也會比較堅持。
2007年4月上證指數漲到4000點之后,我變得特別緊張,晚上都睡不好覺。從價值投資的角度,4000點以上的A股已經沒有太好的投資標的,但我們沒有嚴格執行價值投資的紀律,雖然知道市場已經比較瘋狂,但無法預測市場會瘋狂到什么程度,做資產管理,市場的壓力還是在的。我們陸續減持了一些倉位,同時對持倉的品種進行了調整,減持了一些前期漲幅過大的股票,比如地產股、有色股基本都賣掉了,換成了一些漲幅少、業績優、估值低的品種。所以,2008年我們不是虧得太慘,遺憾的是,減倉不夠徹底,我們平均倉位大概在60%左右。
2008年,我一年都很難受,因為讓客戶虧了錢,真的非常難過。
2008年四季度,上證指數跌到2000點以下,我開始堅定看多。當時在中歐讀EMBA,四萬億刺激政策出臺時,我在中歐BBS上留了一個強烈看多市場的貼,引起了很多人的圍觀。
6、價值投資是真正的長贏投資之道,要像投資實業一樣投資公司,通過公司內在價值的增長以及價格對價值的回歸,獲取長期、良好、可靠的回報。這是可持續的可重復的,也是可以長期堅持的,而且,你得到的東西在別人看來,是你應得的,你投資的方法也是科學的、透明的,可以告訴所有人,人家還覺得你的方法好,這就對了。
7、 講三個不太成功的案例,也是三個對我影響比較大的投資案例:
2006-2007年的牛市行情中,房地產行業表現非常出色,我們對房地產的投資做得還不錯,但不夠好,只是勉強跑贏指數,超額收益并不多。這一階段的投資對我后來產生了很大影響。
我當時是深度價值投資者,比較愿意從低估的角度來選公司,比如一家上海本地地產公司,我們對公司研究很深入,一個基本的判斷是,2005年公司的股價,相當于2000年上海房價的估值水平,而當時房價已經漲了一倍以上,公司價值明顯被低估。所以,我們當時重倉買入該公司股票,萬科卻買得很少。結果是,我們對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趨勢看對了,但收益僅僅是勉強趕上市場指數,萬科的漲幅則比指數高出了一倍多。所以,我們雖然賺了,但賺到的超額收益卻不多。
這個案例,讓我得到很深的教訓,公司股價的確是低估了,但在A股市場做純粹低估的品種,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。
我另一個不太成功的案例是一家商業公司,公司確實是低估了,后來還有保險公司舉牌,2010年股市比較低迷,為了保持較高的安全邊際,我們從純粹低估的角度買了它,但要去兌現它的收益,你付出的不僅是時間,而且會比較傷腦筋,結果2011年該股下跌了30%。當然,因為公司的確低估了,跌多了還是敢買的,我們在底部補了倉。但我們既沒有跟公司管理層打交道的能力,商業實體店又明顯受到互聯網沖擊,后來在反彈時我們賣掉了,基本沒虧錢,但感覺很不好。這就是做純低估的投資,也是有風險的。
我看錯的公司,對我影響最大的是一家服裝公司,當時是非常心痛。
我在公司內部深刻反思,我們的判斷出了什么問題?問題出在,我們對服裝行業有一定了解,但還不足夠了解。服裝行業看起來很好,但經營難度非常高,既要做品牌又要做渠道,要能搞供應鏈又要搞制造,還要搞時尚搞設計,方方面面對企業的要求特別高,實際上是很難做的,當時我們沒意識到這個行業有這么艱難,這是第一。
第二,我們也沒意識到,服裝行業見頂了,出現了重大的變化。而且中國品牌服裝與國外品牌服裝比,價格實在太貴了,這是一個很要命的問題。當時這家公司是服裝行業的龍頭,發展勢頭也比較猛,其實存貨已經出來了,但沒引起足夠重視,我們更多關心的是公司一些樂觀的因素,導致了這個不可原諒的錯誤。
8、上面講到的三個不太成功的案例,促使我從深度價值投資轉向成長價值投資,從單純做低估的公司,轉成尋找優秀企業,陪伴優秀企業成長,深度價值在我的投資中占比開始漸漸變小。我慢慢轉向為以成長價值為主,深度價值為輔。
深度價值更關注靜態,更關注現在,當然不僅僅是現在的資產,但主要是現時可以衡量的價值;成長價值更關注未來,從現金流貼現來講,成長價值可能90%來自于未來,深度價值則來自于股價相對于公司現在價值的折扣。在估值合理的前提下,最好買優秀的企業,因為優秀的企業有更大的勝算,而且,你跟一群不太行的人打交道,犯錯誤的可能性比較大;跟一群能力超群的人打交道,即使貴一點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公司發展會超越你的想象。
9、2010年以后,我比較少做深度價值投資,除非是一些折扣率很高的公司,又有催化劑,或者周期性的公司、或者國企為主的行業性機會,我不太會自下而上去選一些明顯有暇疵的公司。
從2011年開始,基本上我們重點投資的公司質地都很好。當然,價值投資最確定、最重要的是要買得便宜。不是買價值股就是價值投資,關鍵看你是在什么價位買,最好是在優秀公司不太受人關注甚至出現不利因素的時候買入。
10、現在大家都知道,我們更傾向于選擇“幸運的行業+能干的管理層+合理的價格”三者兼具的投資標的。具體會“看行業、看商業模式、看管理層、看估值”,就是看公司所處的行業特征如何,是否有較大發展空間;公司的商業模式如何,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,是否經得起未來考驗;管理層是否足夠優秀,是否擁有與自己行業特征相匹配的能力;最后是看估值,即使是好公司,買入的價格也至關重要。時間是這些公司的朋友,投資它們就能以時間換空間。
11、2015年上半年股市暴漲,我們持有的很多個股陸續超越我們認可的價值,當時市場比較瘋狂。這次,我們決定堅定執行價值投資理念,通過自下而上判斷,個股價格超越預期就賣,整個二季度我們都以賣出為主。在減倉的同時,我們也開始換股,賣掉一些估值過高、漲幅過大的個股,買入一些估值合理漲幅較小的股票,雖然2015年下半年股市低迷,我們業績卻挺好的。
12、我們愿意做積極的股東,但絕對不會干涉企業的經營,我們也不會輕易使用表決權。過去十多年來就動用過一次否決權,是一家公司要投資主業之外的一個新興產業的項目,我們不看好,投了反對票,這是公司成立以來第一次投反對票。
13、在A股,價值投資是很有效的策略。我們做過一個統計,用低估值價值投資策略,在2008年1月上證綜指6000點附近以1元買入,當上證綜指跌到3000點左右時,實際凈值大約是3元,這個策略的超額收益接近6元,就是一塊錢可以變成三塊錢。
有一個更重要的現象是,中國有一批優質的股票從2006年至今漲幅驚人,比如格力電器、恒瑞醫藥、貴州茅臺、伊利股份等,很幸運,我們曾經一度或長期持有過這些股票。
在中國做價值投資,能真正獲得豐厚收益的不是買價值股,而是買優質成長股,成長是價值投資最核心的指標,只有買到真正的超級成長股,才能實現長期超額收益。像格力電器的利潤從2005年到2017年增長了近50倍,即使它的估值從來沒有提升過,靠業績推動股價也能持續上漲。從這個維度上,格力電器不是價值股,而是超級成長股。
所以,做傳統的純低估的價值投資與成長價值投資,結果會有比較大的差異。
另外一個原因,A股市場的價值陷阱比較多,如果研究覆蓋面、研究能力和深度不夠,難免會踩到價值陷阱;而且,市場誘惑很大,機會也很多,有的受不了市場誘惑、或者自己走偏、或者法律觀念淡薄,都很容易踩到陷阱。
因此,做價值投資需要合適的土壤和環境,既考驗基金經理的品格、性格和價值觀,更考驗機構的價值觀、文化和激勵機制。
14、價值投資理論的擁躉很多,但為什么真正做價值投資的人卻寥寥無幾?因為價值投資的路很長,一家公司的價值增長需要很長時間,價格反映價值往往也需要很長的時間,價值投資必須有足夠的期限,基金經理要有耐心,客戶資金需要是長期的,公司的考核機制也必須是長期的,而不是天天排名。很多時候股票的價格就是不反映它的價值,那怎么辦?只有等待、忍耐,如果天天看排名,很難忍得住。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,于是大部分人偏離了價值投資的道路。
15、對價值投資者來說,市場的存在是為你服務的,讓你有機會買入,也可以在有需要的時候賣出。但市場只有價格,而不能告訴你真實價值,所以,你不能把市場當成老師,而只能把它當作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。
對價值投資者來說,最確定、最重要的是要買的便宜,次確定的是選到優秀的公司,再次確定的是能夠有周期的感覺,最不確定的就是預測市場。
市場的周期是可以感受的。市場四季的更替周而復始,背后是亙古不變的人性,如果你在市場待得夠久,對四季的更替會有感覺,比如在冬天要穿暖一點,夏天不能穿太多,春天你帶把傘。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應對策略,而不是要想著去預測市場。預測到市場所謂的點位是運氣,但可以感受什么時候這個市場已經過熱了,或者在什么時候有比較確定的投資價值。
2005年千點附近加倉,2009年全面調整投資方向,2015年戰略減倉,就是對市場周期的把握。市場趨勢總是會有的,每隔幾年總會有一些波段機會。我們的收益中有一些來自于市場趨勢的機會,比如2012、2013市場低迷時,一些優質股票投資價值明顯,我們幾乎是滿倉操作,2014年市場轉強時還加了一點杠桿。2016年2月恒生指數跌到7000多點,已接近2008年次貸危機時的低位,我們開始重倉港股。我們是最早通過滬港通買入港股的機構之一,也是港股最大的國內投資者之一。
今年下半年以來,A股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調整,很多個股都跌出了價值,未來一段時間,無論成長價值投資還是深度價值投資,應該都有投資機會。
16、一個好的價值投資者需要具有對市場的領悟力,保持一定的靈活性。賣比買難,大部分的價值投資,有的人會賣早了,原因是對市場的感覺沒那么靈敏,或者準確度提不上來,只能按照價值投資的標準去賣。但市場一直在變化之中,有時候可能不到預估價值就該賣,有時候高了還會更高,什么時候會更高呢?這方面,可能對判斷準確度有一定的要求,但這還真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。
17、做管理和做投資需要的性格特征不一樣,做管理需要有較強的同理心,情商要高,通過別人的一舉一動就要知道人家在想什么。
但做投資就不一樣了,做價值投資的基金經理,應該具備執行價值投資的性格特征,比如獨立思考,理性與洞察力,敢于堅持。特別是做深度價值投資,對基金經理性格的要求高,最好偏執一些,情商太高,容易受外界影響,也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,不是好事。特別是在做逆向投資的時候,你注定要跟大家不一樣,這時候有無數個人說你不行,你要受影響就可能放棄,如果你買的股票一、兩年沒表現,堅持下來是很難的,需要很強的抗壓能力。
做成長價值投資則更需要洞察力,特別是對人的判斷力。因為深度價值是看現在,而成長價值是看未來,不確定性比較大,穩定性比較差。做成長價值第一要會看人,還要會看商業模式,還要有耐心,對基金經理的要求非常高。
18、我雖然一不小心做了總經理,但始終自認為是一個手藝人,一個做選股工作的手藝人。投資經理做總經理,的確多了很多管理的工作,按國斌總的說法,投資,全力以赴都不一定能做好,不全力以赴肯定做不好。我基本上是60%的精力做投資,40%的精力做管理,所以,有時候我管理上也是有欠缺有短板的,沒辦法,時間有限,管不了太細。
資產管理行業的專業性比較強,投資經理做總經理也有好處。首先,會更看重業績,對規模的訴求則天生會比較低,我從始至終基本都是站在投研的角度來思考問題。當然,有時我也會去見客戶,也要理解客戶的想法,我發現,客戶表達出來的想法跟真實需求常常不一致,客戶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在哪里,我們需要理解客戶真正的需求,投資經理的角色,對我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有幫助。
我們一直有三個堅持:一是堅持以客戶利益為中心,二是堅持長期導向,三是堅持價值投資。
我一直希望公司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資產管理公司,在做大和做強之間,選擇做強;在持有人利益與公司利益之間,選擇持有人利益;在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,選擇長期利益。
絕大多數客戶的錢都是在市場高位進場,在市場底部又遠離了市場。如果我們將客戶的利益放在首位,為客戶考慮,怎么樣把客戶的資產配置倒過來,是非常重要的事。我們也走過一些彎路,比如2008年初發行了東方紅3號,當時因為是試點產品,獲批數量有限,我們有一年沒發產品,很多老客戶等著我們,就沒有抵御住誘惑和壓力。后來,東方紅3號經歷了市場大幅下跌,三年存續期僅為客戶貢獻了17%的收益,對此,我耿耿于懷。2014-2016年,我們吸取教訓,在市場高點,不應該發產品的時候,控制住了發行。
19、資產管理公司有非常多的類型,我們走的是以價值投資為核心的發展道路,對我們來說,最重要的是兩點:第一是堅持價值投資,第二是長期投資,長期是價值投資的基石。
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,兩者相輔相成,因為價值投資長期一定有效,但短期不一定有效甚至是無效的,沒有長期投資,價值投資就執行不了。
我們始終關注的是長期業績,我們的壓力在于能否持續為客戶賺取穩定的回報,而不是短期業績。我們不關注行業排名、行業地位,如果每年都想去爭第一爭前三,從長期而言空間只會越來越小;也不要每年設定一個固定目標,簡單的目標設定對資產管理公司來說是非常不科學的。我們要把握規律、尊重周期,要管理自己的欲望,特別是在強烈的周期波動過程當中,要更加謹慎更加小心,不要用消極的態度對待投資,而是要積極修煉內功。
我們挑選基金經理時,第一是看品德,看他的價值觀,這是最核心的。品德里面有很多種,比如誠實、正直,但對基金經理來說,我覺得還是要善良為先,因為資本市場誘惑太大了,離錢太近了,如果品德不太過關,不夠善良,想占別人便宜,很容易走歪路。資產管理公司也要善良為先,一個善良的管理人,不受貪婪的誘惑,不追逐短期利益,才能長期發展。
基金經理要把客戶的錢當做自己親人比如父母辛勤勞動、積攢了一輩子的錢來管理,客戶虧了錢,要比自己虧錢更難受。這是一個投資人最重要的品質,這多多少少有些先天的基因在里面,有的人有,有的人可能就沒有,我們挑選基經經理時首先要考察的就是這一點。
當然,基金經理還得熱愛投資,做投資很辛苦,壓力很大,如果沒有熱愛,遇到困難和挫折,很容易放棄。
我很相信那句話:因上努力,果上隨緣。就是你只需要在因上下功夫,有時候結果可能會超出你最初的想象。
20、離開工作20年的東方證券,離開一手創辦的東方紅,選擇自己創業,算是人生下半場的規劃吧,一方面可以把熱愛的投資事業做下去,另一方面希望能在一個全新的平臺做一些事。
具體而言,希望睿遠基金能夠成為投資者長期利益最大化的價值投資實踐者。價值投資的方法可以大概率獲得好的長期回報,短期可能難一點。
我和傅老師都會繼續管理產品,傅老師一直管理公募基金,未來會繼續管理公募基金。資產管理行業和投資本身一樣,都是長期的事,我們準備慢慢做。
現在很可能是過去40年的一個轉折點,未來,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可能會差一些,內部也積累了一些問題,比如資產泡沫、投資過度的問題,未來幾年,投資回報率可能會下降。但投資還可以做,不管怎么樣,K還是大于G的,這里的K是必要資本回報,即社會資本的平均回報,G是GDP增長,代表社會平均增長幅度,對于好公司,K是遠大于G的。
摘自-湖畔健讀會
上一篇 | 下一篇 |
---|---|
地方國企“逃廢債”引市場巨震,究竟誰的鍋?... | 信用債集體爆雷:一個時代的涅槃新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