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鴻蒙對于華為的意義?不僅僅只是智能汽車的 戰略支點
時間:21-05-26 來源:方正證券 陳杭
鴻蒙對于華為的意義?不僅僅只是智能汽車的
戰略支點
鴻蒙操作系統對華為的意義有三點:1、是華為躋身生態巨頭的入場券;2、是華為手機+IoT的非硬件延續;3、是華為智能汽車的戰略支點。
方正證券認為,鴻蒙操作系統對華為的意義有三點:1、是華為躋身生態巨頭的入場券;2、是華為手機+IoT的非硬件延續;3、是華為智能汽車的戰略支點。
第一層:是華為躋身生態巨頭的入場券。
數字商業的終極競爭,歸根到底就是操作系統的競爭,全球市值前3名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具備操作系統。1、蘋果:iOS、Mac;(跨平臺操作系統);2、谷歌:Android;(移動操作系統);3、微軟:Windows。(桌面操作系統)。
依次,可將數字商業模式分為三個層次:
1、提供操作系統(蘋果、微軟、谷歌、華為)
2、提供中間平臺(華為、亞馬遜、阿里、騰訊、Facebook、甲骨文)
3、提供應用創新(華為、美團、小米、特斯拉、滴滴)
美國的三家公司處于第一層次,扼住了全球數字經濟的命脈,市值也是全球前三。
基于以上的分工版圖,可發現華為最初的業務主要是以集成創新為主,是全球最優秀的集成商,但是集成商的瓶頸在于核心技術受制于人,所以華為如何跨越硬件終端集成商的傳統商業模式,成為數字經濟的底盤(OS),直接推出鴻蒙跨入第一層,這也是華為整個商業運行的一次重大突破。
總之,鴻蒙的意義:
短期決定了,華為能否通過鴻蒙實現硬件業務殘缺的軟件延續。
中期決定了,華為能否建立橫跨人車、人居跨場景的AIoT生態。
長期決定了,華為能否在異構計算時代中取得第四張操作系統入場券的關鍵。
第二層:是華為手機+IoT的非硬件延續
美國目前對華為的全面封殺,主要體現在美國科技的兩種霸權:
1、美國掌控了芯片的制造命脈:半導體設備(PVD、刻蝕、CVD、IMP、EPI等)
2、美國掌控了數字化生態的底層:系統軟件(OS、系統軟件、工業軟件)
美國一方面通過半導體設備霸權,要求臺積電、三星等芯片制造巨頭禁止為華為代工,另一方面全面封殺華為所有設備的操作系統使用權限。
最近兩年美國對華為的封鎖層層加碼:第一輪是封鎖芯片成品供應鏈,華為開啟海思芯片設計的全面替代。第二輪封鎖芯片代工供應鏈,華為開啟從臺積電等供應鏈向外轉移。第三輪封鎖徹底堵死華為的芯片來源。
留給華為的路只能是超越硬件制造的另外一個階段,類似于微軟的Windows和谷歌的Android,他們雖然不參與制造硬件產品,但是依靠華為的鴻蒙OS,可以實現華為技術的無處不在,也就是華為的被集成(HUAWEI INSIDE)。
手機鴻蒙的意義,是倒逼華為改變直接售賣硬件的商業模式,擺脫芯片封鎖帶來的業務風險,通過鴻蒙OS來實現業務的延續。
古典摩爾定律走到末期,AIoT時代計算的本質是異構,伴隨著芯片異構的發展,異構操作系統也會是未來發展的主線,鴻蒙從誕生之初就成為車、IoT、手機的缺省操作系統。
第三層:是華為汽車的戰略支點
華為的自動駕駛有三大計算平臺+三大操作系統:
智能座艙計算平臺:HOS(智能座艙操作系統),也就是鴻蒙操作系統。
智能駕駛計算平臺:AOS(智能駕駛操作系統)
智能車控計算平臺:VOS(智能車控操作系統)
無人駕駛電車是一個軟硬件異構系統,所以未來的電車tier1一定會由智能座艙、無人駕駛、執行控制三大系統(芯片+OS)組成:
1)智能座艙(分時) = HOS鴻蒙 + 麒麟芯片組,其本質是車的“芯、屏、網”控制系統,管理的是人機交互為主的車載控制,支撐車載娛樂、AIoT互聯等,這也是手機造車派最具技術積淀的子版塊。
2)無人駕駛(實時) = AOS + MDC,是電車到智能車的最大增量,其本質是算法+算力的極致耦合系統,集成了Host CPU芯片、AI芯片、ISP芯片與SSD控制芯片,實現了無人駕駛大腦的功能。
3)執行控制(實時)= VOS + DriveONE,這是實現集成了MCU、電機、減速器、DCDC、OBC、PDU、BCU七大部件,實現了機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,實現了對車機的控制執行功能。
總之,車載鴻蒙的三個意義:
北向:鴻蒙是三屏合一(手機、車載、TV)內容的人機交互樞紐。
橫向:鏈接車、手機、IoT、家電等多種跨平臺硬件的互聯核心。
南向:鴻蒙OS雖是分時操作系統,但是統領全部“南向”(面向芯片和硬件)實時系統的資源調配者。
摘自-方正證券 陳杭
上一篇 | 下一篇 |
---|---|
看完左暉的商業思考,值得所有企業家致敬!Sa... | 左暉的36條經典語錄,不只有“難而正確的事”... |